致敬!一等功臣 李代相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2023-07-28 08:19:56


(资料图片)

李代相,1933年8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泸溪县达岚区黄岩溪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在当地浓厚的革命氛围熏陶下,1950年12月参军入伍,这一年他刚满17岁。“差点没当上,因为我个子小,年龄也小。征兵的军官叫我绕村子跑三圈看看,我不到10分钟就跑完了。我最终成功入伍,也是我们村那次入伍的第一个人。”回想起当年征兵时的情景,李代相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入伍后,在湖南长沙等地进行了军政训练。1951年4月,作为志愿军第47军139师416团2营5连2排5班的一名新兵,李代相随部队赴朝参战。虽然年龄小,但身为一线作战连队的一员,他不怕苦不怕死,敢打敢拼英勇杀敌,先后参加了粉碎美军发动的秋季攻势作战和临津江岸、驿谷川防御作战,曾13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人称“了不起的小个子”。

1951年10月,美军发起秋季攻势。47军所驻守的阵地,是美军的主攻方向。5连奉命坚守的严岘山阵地遭到美国王牌骑兵第1师2个团的轮番进攻。5连180名官兵,在连长张永富、指导员庞殿臣的指挥下,以“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战斗精神,同超过自己数十倍的敌人血战到底。李代相冒着敌人的机枪火力封锁完成战场通信任务,并与战友共同打退4次敌人集团冲击,创造出单日全班歼敌130多人的重大战绩。在一次支援战友突围作战中,李代相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当场昏死,苏醒后他带伤立即与战友一同发起冲击。在与敌人近身肉搏战中,用手榴弹砸死敌人的机枪手。突击队将敌人的包围圈撕开一个口子,并掩护一排5名战友突围。在此次作战中,突击队队长吴连义身负重伤,李代相顾不上自己的伤痛,背起吴连义从阵地侧翼悄悄下山回到指挥所。回去后,他才得知,一排被围困的5名战友已经顺利突围,但本次作战的13名突击队员,除了李代相、吴连义,只有1名战友安全回到主峰阵地,其余10人全部牺牲。

严岘山的战役持续了3天,敌人向主峰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此时,5连180人只剩下了60多人。“天上是敌机、地上有16辆敌人坦克还有100多门大炮……严岘山主峰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回想当时的情景,李代相的声音哽咽了:“为了祖国和朝鲜人民的幸福,为了这片血染的土地,为了给牺牲的战士报仇,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坚决和敌人战斗到底!”5连战士们铮铮誓言响彻耳边,给予李代相勇往直前的力量。一排排炮弹从身边呼啸而过,爆炸声震耳欲聋。排长高殿生指挥战士们迅速进入掩体,与敌人展开拉锯战。在持续的激战中,身边的战友相继牺牲,二排正面阵地只剩李代相一人。就在阵地将要被敌人攻占的紧要关头,李代相毫不畏惧,孤胆奋战,在枪林弹雨中巧妙利用掩体躲避并寻找最佳攻击位置,用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反坦克手雷,将大批沿陡坡往上冲的敌群打死在枪下,炸死在阵地前。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孤军奋战中,李代相投出手榴弹160多枚,创造了杀敌过百的骄人战绩。

据战后统计,在血战严岘山的战役中,5连共缴获美式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五挺、手枪五支,卡宾枪五支,半自动步枪数十支,还有敌人指挥官用的步话机、作战地图等。5连先后打退敌人成排、成连、成营兵力的集团冲击29次,毙伤敌人团以下官兵1200余人,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光辉战例,5连荣获集体特等功。

来源 丰台时报

通讯员 毛婕 海报设计 王一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