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川江“第一村”①丨大渡河畔,外出谋生的村民回来了_当前简讯

四川在线   2023-04-11 17:17:00

开栏语

“千河之省”四川,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涪江、沱江、嘉陵江、渠江等江河纵横。江河源头区域,是一片怎样的生态秘境,又隐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正值春回大地,江河奔涌。即日起,川报全媒体推出“走进川江第一村”系列报道,探寻江河源头区域,讲述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故事,敬请关注。

四川在线记者 宁蕖


(资料图)

掀开大棚,一种菌类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李兰(化名)兴奋得快要蹦起来,“可以收菌子了!”4月6日,甘孜州丹巴县格宗镇江达村一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村民李兰正和家人们一起采菌子,其乐融融。

然而,几年前的这个时间段,她却身在异乡——曾经村里发展滞后,难以忍受困难生活,她选择外出谋生。近日,记者走进大渡河四川省境内最上游区域,在大渡河与其支流江达河交汇的江达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丹巴县有“大渡河第一城”之称,江水哺育了世代沿河而居的村民。水,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江达村曾经闭塞的交通条件、薄弱的产业基础、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发展观念,让本该“靠水吃水”的村子没能吃出更多效益,甚至饱受江达河洪水之困。曾经,江达村里,像李兰一样有“一走了之”念头的媳妇儿不止一人。

“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江达村村支书杨方云对过去村里人“往外跑”的“插曲”直言不讳,更对村里近年来抓住政策机遇谋发展感到自豪,“种羊肚菌,就是一个例子。”

也正是因为羊肚菌等产业的兴起,李兰于2020年回到了村里,重新与家人团聚,安安心心搞产业。从2014年到2022年,江达村的常住人口增长了两倍,人均年收入从5500元左右增长到1.4万元左右。

洪水泛滥、颗粒无收

村民纷纷外出谋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江达河,也应了这句话。

“水发得最大的一年,我家的地全部遭淹了。”回忆起从前的洪水,李兰感慨万千。

距县城15公里的江达村,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为500余亩,而草地面积达1万余亩,林地面积达2万余亩,耕地资源本身就很紧缺,更要靠天吃饭。

以往每到汛期,滚滚洪水涌出河床,奔向周边农田、耕地,田地里是村民们种植的土豆、玉米、茄子、辣椒等蔬菜,遭遇洪水,甚至颗粒无收。一家人没了经济来源,面对窘境,李兰的丈夫张兴光(化名)只能外出打工,李兰独自在家照顾老小,守着几乎没有收成的土地,盼着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的丈夫,不堪重负又看不到希望的她虽万般不舍,却无法摆脱苦闷,一时情急,也到外地谋生计去了。

“我们村处在高山峡谷地带,耕地比较分散,灌溉耕作都不方便,还经常发生洪灾泥石流,村里发展很受限制,大家都只能外出打工。”杨方云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这里因为外出打工,两地分居,每年都有好几对离婚的。”

“以前娃娃走路去上学,很担心他掉进河里,山上也经常落石头,那时候就想搬到镇上。”为了孩子,在江达村土生土长的孙凤芳,也曾动过离开的念头。

如今拥有600余人的江达村算是丹巴县的“人口大村”,但在2014年以前,因为种种原因人口流失,全村一度只剩下200余人。“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杨方云说。

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江达村路在何方?

一朵菌子带动产业振兴

人口增长两倍

巨变,从2014年左右开始,受益于各项帮扶政策,村里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14年,江达村次巴组通村通畅公路建成;2018年,江达村石笋沟通组路建成。道路的修建打通了江达村和外界的联系渠道,医疗、教育、住房等扶贫政策让村民们不再有后顾之忧。2018年,丹巴县整体脱贫摘帽,江达村的人均收入也从2014年的5500元左右,增长至2018年的8000元左右。

产业,是支撑发展的核心力量。“黑色区域是大棚,里面种的是羊肚菌。白色区域是菌子收完了后,取下遮阳膜,种的海椒。”顺着杨方云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排排黑白相间的大棚整齐地“长”在路旁。

两用种植大棚的建设,实现了蔬菜与羊肚菌轮种。洛绒尼玛 摄

羊肚菌一直是江达村的传统产业,亩均产值高,干货能卖到400元一斤,且具有生长周期短等优势。但过去当地种植方式传统,缺乏先进技术,不能形成规模化种植,羊肚菌带给村民的收入十分有限。

杨方云说:“我们这里水质好,种出来的羊肚菌要比其他地方的口感好、个头大,但是羊肚菌怕光,我们以前都是用黑色遮阳棚来种,收了羊肚菌以后,这种大棚就种不了其他喜光的蔬菜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口支援丹巴县的成都市成华区对江达村传统优势产业羊肚菌种植进行提档升级,新建了两用种植大棚,在大幅提升美观度的同时还带来了新技术、新种植模式,实现了冬夏蔬菜、羊肚菌轮种,每亩年增收约4000元。

如今的江达村,家家户户都种起了羊肚菌。洛绒尼玛 摄

而更重要的是,系列防洪治水项目的开工建设,让江达村多年遭受的洪涝灾害影响大大减小。至今,为了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江达河河道治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

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让江达村不再“受困于水”。洛绒尼玛 摄

河水不再泛滥后,在外打工的张兴光返乡种起了羊肚菌。也是在江达村产业不断升级、村貌不断改善的进程中,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后,李兰于2020年回到了村里。如今,夫妻俩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办养猪场,靠着养猪和种地,一家年收入将近10万元。

杨方云说,近年来,返乡人员越来越多。2022年,全村常住人口已达600余人,比2014年增长了两倍,人均年收入已达1.4万元左右。

“靠水吃水”吃出新花样

产业融合路越走越宽

“现在我们不仅种羊肚菌能挣钱,在家门口打工还有一份收入。”在新修筑的河堤旁,孙凤芳正忙着种花,一度想离开家乡的她如今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在村里的工地上干活,不仅能挣钱,还能让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以后游客来了,我准备把家里打造成民宿。”

土生土长的“江达人”孙凤芳,如今过上了新的幸福生活。洛绒尼玛 摄

孙凤芳所规划的未来,也是江达村农旅融合的一个注脚。行走在江达村,记者看到,江达河不仅修筑了河堤,还将用石块垒砌阶梯式水坝,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层层跌水”的景观。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江达村农旅融合的布局已经初显:一条长约三公里的观光步道沿江达河而上。路旁,一丛丛梨花正待春风。

“这里有独特的水资源,还有别具一格的藏寨,两用大棚里还可以种植草莓。”江达村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彬告诉记者,以后江达村可以发展漂流、采摘等旅游项目。

对于未来,江达村绘制了美好的蓝图:以乡村振兴政策为引领,以特色产业羊肚菌为支撑,发展系列农业旅游综合体,积极开发生态观光、滨水休闲度假、现代农业休闲以及康体养生运动等旅游产品,到2023年,建成特色鲜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美丽宜居的产销游一体的羊肚菌全产业链示范区。

正午时分,炊烟袅袅。大渡河中、江达河里,浪花雀跃激荡,仿佛是对江达村的美好祝愿。

记者手记:村里“大忙人”

采访中,记者对江达村村支书杨方云忙碌的状态印象最为深刻。4月6日当天,他去镇上和县上开了两个会,接待了政府、媒体等好几拨人。没想到这么偏远的村庄,也会如此“热闹”。

忙,是勤劳的折射。说起村里的发展秘诀,他认为既靠政府帮扶,也靠勤劳奋斗。10年前,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江达村承包了210亩地,办起了合作社,种辣椒、茄子等蔬菜。因为不懂技术、找不到销路,合作社当年就亏损了30万,但并没有动摇他带领村民致富的决心。

跟着他穿行江达村,可以看到,哪怕在荒地僻壤中,也种上了蔬菜。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了人口回流,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将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好,产出更大效益,这需要村里所有人继续保持“忙”的状态,同时也离不开外部力量、智慧的支持。

我们相信,在杨方云的带领下,江达村一直“忙”下去,一直勤劳下去、探索下去,不因短暂的失败而退缩,始终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江达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